更新日期:2023-03-14 10:19
不管是中考語文還是高考語文,作文都是受人關注的,同時也是試卷中分值的一個項目。邦博爾招生網(wǎng)整理了高考滿分作文:閱讀的三重境界(3篇),供大家鑒賞。
1.高考滿分作文:閱讀的三重境界(篇一)
人生天地間,總要與外界發(fā)生聯(lián)系。而閱讀,則是其最主要的通道。
閱讀分為若干種,絕大多數(shù)人的閱讀屬于消遣性閱讀。這種閱讀的目的就是打發(fā)時間,說得高雅點,是讓時間不至于白白流逝。瀏覽網(wǎng)頁,翻翻報紙,看看電視,了解一些熱點新聞,搜集幾件明星八卦,打探哪里出了奇人異事,瞅瞅又有幾個老虎被調(diào)查……邊看邊樂,然后與志同道合者大擺龍門,是很愜意很得意的事。
市井閑人們的閱讀大抵如此,很多上班族的閱讀有相當?shù)谋戎匾部蓺w入此類,我們青年學子,有時也愿意做這些消遣性的閱讀。為的是放松放松,調(diào)劑一下有些枯燥的學習生活。我覺得,“消遣”是個中性詞,甚至在某種意義上可歸入褒義,畢竟有所消遣便是有所寄托,這總比無所事事、無是生非要好得多得多。
閱讀的第二重境界,我稱之為充電式閱讀。這種閱讀有明顯的現(xiàn)實“功利性”,頗有現(xiàn)躉現(xiàn)賣、臨時抱佛腳的意味。以我為例,該交綜合性研究作業(yè)了,我才上網(wǎng)搜索相關的材料,包括成本的書、雜志,相關論文,然后挑燈夜戰(zhàn),快速掃描,從中篩選自己用得著的礦石,冶煉、提純,最終形成自己的產(chǎn)品。這樣的閱讀,效率高,印象深,積少成多,集腋成裘,我的大腦里面的東西感覺越來越多,越來越有品位。出于很近視的目的,其效果卻是長久的,這樣的閱讀,其實就是我們成長的臺階。
聽說大多數(shù)成年人尤其是上班族,其閱讀大都含有某種“功利性”。這不是壞事。關鍵是要將這些信息合理轉(zhuǎn)化,切忌生搬硬套,機械照搬。否則的話,這種閱讀就成了鴉片,副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
閱讀的境界,是精神性閱讀,或者叫心靈性閱讀。這樣的閱讀完全是個人的興趣所在,閱讀的過程,也是修養(yǎng)身心、陶冶情操的過程。據(jù)說,這樣的人,看經(jīng)典的影視作品,會忘掉了世界的存在,能與劇中人的命運相喜悲;看喜歡的文學名著,常常會如五柳先生“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上У氖牵疫€沒能達到這樣的境界,但我會向這個方向努力。
魯迅說過,要看各樣的書,即使和本業(yè)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覽。盧梭則強調(diào),讀書不要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道出了讀什么書和怎樣讀的問題,明乎此,力行之,便會臻于大境界。
2.高考滿分作文:勿以好惡論斷之(篇二)
人有七情,自有喜好與厭惡之情,然而,當這種好惡之情摻入對真理的認識時,又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也許臘梅討厭冬風的肆虐與無忌,卻依然在寒冬中吐露芬芳;也許魚兒討厭巨浪的洶涌與猙獰,卻依然與巨浪為伴,成全生命的真諱;也許落葉對這個天地無比依戀,然而,當秋風吹來時,它毅然地飄落,告別那個美好的世界,成全來年萌發(fā)的草芽……
勿以好惡論斷之,這是一種怎樣的人生境界!這是一種何等的明智選擇!
當一個人可以將對事物的判斷游離于感情的親疏之外,那他必是明哲之人了!
公子小白曾被管仲箭射衣帶鉤,自是對其痛恨無比。然而,當他認識到管仲的才識時,放下心里的厭惡,重用管仲,終成一代霸主。
劉邦不喜韓信的出言無忌,卻委其以重任,讓韓信統(tǒng)兵作戰(zhàn),征討四方,終于滅了西楚霸王,成為天之驕子。
房玄齡曾為李建成出謀害李世民,李世民又豈能不恨?然而李世民不計前嫌,重用房玄齡為臣,遂有"貞觀之治"之盛世,感情的親疏可以蒙蔽你的雙眼,讓你看不清事物的真面目,阻礙你對真理的認識,成為你求知路上的絆腳石。
勿以好惡論斷之,楚王不聽信鄭袖之辭而疏遠屈原,自不會為秦國所吞并。
勿以好惡論斷之,李存勖不寵幸伶人,重用伶官,不談國事,自不會因1人之亂而七廟隳,為天下蒼生所笑。
勿以好惡論斷之,諸葛亮不聽信馬謖的信誓旦且,自不會痛失街亭,1敗千里,死不螟目。
舉目四望,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杰因內(nèi)心之好惡而慘遭滑鐵盧?古代如此,今天亦如此,或許,將來也如此。
對真理的探求是獨立的,對事物的認識也不能摻雜上感情,“做學問就是做學問”,陳景潤的話也許揭示了這個真理。
自然,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我們不必苛求,不過,不可不求。
勿以好惡論斷之,也許你會發(fā)現(xiàn),狗尾草也會開出美麗的花。
點評:內(nèi)容充實語言優(yōu)美。這是一篇內(nèi)容十分充實的好文章。文章以簡短的問句起筆,接以充滿抒情意味而又具有啟發(fā)性的文段引人思考,繼而明確指出“勿以好惡論斷之”的論點,然后分兩個層次縱論史買。以公子小白、漢高相劉邦、唐太宗李世民之例談明智之人的明智之舉,以楚王聽信鄭袖,李存勖寵幸伶人、諸葛亮誤用馬謖為例談被感情蒙蔽雙眼的后果,進而發(fā)出“有多少英雄豪杰因內(nèi)心之好惡而慘遭滑鐵盧”的疑問,最后以陳景潤的話結(jié)尾,使得文章前后文脈貫通,內(nèi)容十分充實,極具說服力。
此外,本文語言很有特點,美感十足,一是語言有個性,凝煉簡潔善用短句,沒有眾多考生常有的大話、套話、俗話,抒真情、發(fā)真論,閱之可親。二是文中多用比喻句、排比句,形式上顯得整齊,表達上增添了生動性、形象性,加強了氣勢,堪稱美文。
3.高考滿分作文:文化行囊(篇三)
彭麗媛說:“傳統(tǒng)文化是我的精神食糧。”生于斯,長于斯,渾金璞玉,天然美質(zhì)。文化盛宴,浸了你的魂,攝了你的魄,卒成豐富的內(nèi)在。是的,文化是我一生的行囊。
也曾“之乎者也”翩翩儒雅風度,也曾大碗喝酒,暢快案酒果子刀切牛肉。文化熏陶渲染、陶冶心性,養(yǎng)育情懷。情感豐富來源于文化的底蘊。正如古語“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恰似朗月清風,不知不覺文化融在了品性里,成為一生的底色。就好比沙龍孕育了林徽因這樣的奇女子,骨子里都帶著一種動人心魄的柔美。亦或是沈從文筆下的翠翠“好似山里的黃鹿,從不想痛苦的事,從不發(fā)怒,從不傷心。”眸子里顯現(xiàn)著山水的靈性。這種無法否認又不抗拒的文化的力量,會讓異域之人賽珍珠在晚年念念不忘曾養(yǎng)育她的中國,帶著一種文化的憂傷。
文化是一個人的魂魄,無論是信天游還是沂蒙小調(diào)或是閔音,都在生命里唱響?!堆派嵴劤浴分?,梁先生大談令他魂牽夢繞的正陽樓的烤肉,薄如紙的燒餅和一鴨三吃的北平烤鴨。老北京的文化符號連同胡同與冰糖葫蘆刻到了他的腦海里,在內(nèi)心中未然成杯。
抑或是葉子說她發(fā)了瘋地想念南京,想念路邊攤的蝦皮小混沌,想念夜晚柏油馬路上油沆氣混著半酸半甜的果皮的味道。嗔怪南京人將車站修在周圍綠得不像話的群山。這是石頭城的美,南京人的品性。文化地域的美及魅力讓生活豐富且安詳。所以說,鴻蒙之初接受教育文化自然而然得了地域的靈氣。
傳統(tǒng)教育中《顏氏家書》更是以“令熟讀經(jīng)史子集”為教育目標的,潛移默化,耳濡目染,我們成了文化的一部分或者或者說文化成為自我的內(nèi)在。而這種巨大的影響,是夏懷罵蟲,玩物成癡的壬世襄的率性人生,是沈從文念念不忘的鳳凰古鎮(zhèn),是莫言傳奇魔幻的山東高密鄉(xiāng)。今生今世,定時和骨子里的文化白首相依,不離不棄。而羅素感概“參差百態(tài)而幸福本源。”那就和鮮活的文化一起,幸福到老,行囊永恒。
點評:
1、主題突出。文章圍繞文化是我一生的行囊,寫出了文化對自己的影響。文章開篇以彭麗媛的話作為引子,指出文化浸潤了人的魂魄,成為人生成長的一種底色。然后例舉林徽因、翠翠、賽珍珠等為例,說明各種文化對人的影響。再以梁先生為例,說明地域文化對個人的生命的作用。最后點題:與文化行囊一起,直到永遠。
2、文化底蘊。這是一篇典型的文化作文,與山東豐富的地域文化非常匹配。文章有大量的歷史底蘊、名著底蘊、飲食底蘊、民俗底蘊、名言底蘊等,共同組成了文化方陣,加上語言優(yōu)美,文采飛揚,自然成為閱卷場的亮點,獲得高分。(得分點底蘊深厚文采飛揚)
以上三篇優(yōu)秀作文:閱讀的三重境界,由邦博爾整理,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