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3-03-10 09:10
高考語文作文得分是很關鍵的,作文分高,會把整體成績提高上去,所以同學們要重視高考作文的分數(shù),作文開頭和結尾一樣重要,有好的結尾也會給你添彩加分的。以下是邦博爾招生網(wǎng)為大家整理的高考滿分作文:“敢”字為先,風流再現(xiàn)(3篇),供您查閱。
1.高考滿分作文:“敢”字為先,風流再現(xiàn)(篇一)
風流人物在當代為何難以尋覓?為何責任和擔當在日常漸漸缺席?我們丟掉了什么?惟一“敢”字而已。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個人的知識占有量都不遜色于以往的大師,但當代的大師和風流人物卻漸漸難覓蹤跡。因為缺失了“敢”。魯迅先生筆下之不敢正是現(xiàn)實寫照。我們不敢于正視自己、社會,只是用功利層層包裹自己虛弱的內核。這樣的時代又怎能期待著風流再現(xiàn)?欲見風流,必要先“敢”。
松開囚禁的鎖,讓自由引領靈魂自省。
時時約束,處處限制,最純真的生命也難免于被功利同化。孩子的時間都被課外班、補習班所擠占,自己的時間也流于無益的思考。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又怎可期望孩子能突破重圍正視自己?規(guī)矩,為約束提供了教鞭,失去了自由的孩子只能被同化。沒有犯過錯的孩子,又怎會懂得承擔自己的過錯?救救孩子,不只是一句蒼白無力的口號,而是救救未來。我們怎忍心見到如此瘦弱的脊梁扛起未來的重擔?不敢正視自己的人,知識占有再多,也無異于社會的蛀蟲。而東坡在人生最低谷處仍能解放自己的視野,敢于正視自己,終在黃州突圍后成為“千古風流”。欲風流,必敢正視。
伸出助力的手,讓“敢”推動責任擔當。
我們總是在逃避著正視自己和社會。我們太想要逃避。亦步亦趨中我們誰也不想做出頭之鳥,將自己的責任和擔當扛起來。我們難道忍心見到,小悅悅在馬路上被車輪碾過,路人卻只是旁觀?難道忍心見到,老人在馬路上跌倒,他人卻因怕被訛而無人攙扶?難道忍心見到,共享單車作為帶來便利的工具,被肆意的破壞和偷竊?不,我們不能。但我們卻在旁觀。因為不敢。那么,如果無法完全戰(zhàn)勝怯懦,何不一同攜手,每個人互相推動,讓責任和擔當在社會蔚然成風?社會的進步絕不會得益于“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而是知道會因此陷入困境卻義無反顧的那些“敢”的人。敢承擔,方有風流。
張開勇敢的翅膀,以“敢”克服自己的怯懦。
大師之所以為大師者,就是敢于承擔。承擔自己的命運,也承擔社會的重擔。若無陳寅恪先生幾近失明又身處漩渦但仍擔負文學發(fā)展,何來諸多關于詩詞的傳世著作?若無蔡元培重壓之下仍為教育而行動,何來北大今日的輝煌?他們用敢做,成為了傳世之風流人物。而今已然沒有了社會的壓力,何不就此拋卻逃避之意,鼓勵自己,用勇氣克服不敢,以讓風流再現(xiàn)的豪氣處世?
敢于正視自己和社會,用“敢”讓責任和承擔在社會傳播開來,敢于化“不敢”為“敢”,才能讓國之未來更堅實。
若此,風流人物,應在今朝!
2.高考滿分作文:“敢”字為先,風流再現(xiàn)(篇二)文化為大國復興的原動力,中華傳統(tǒng)文化當有此擔當。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雖粹粕并存優(yōu)蕪互見,終能一脈相傳,滋養(yǎng)后世。無論是清泉還是糞水,當各有優(yōu)劣之處。世上也并無一廂情愿式的純凈與美好,面對傳統(tǒng)文化之時,也必然會存在墨守陳規(guī)者以至于抱殘守缺,也一定會有如臨大敵者不免矯枉過正——這原本也無可厚非。
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頗具奧意,時事與時人,卻常有“一把火燒掉大宅子”之類的主張。本人以為不然,如何面對,略有淺見。
首先要有自信。今天的中國人,不自信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某種程度上比百年之前尤為嚴重。是凡中華文化中與友邦相牴牾的,必要先反恭自問三省吾身,必要達到那個見賢思齊的境界,本人所處的教育行業(yè)尤甚。其實外來文化大可借鑒,而沒必要妄自菲薄,否則如邯鄲學步,悔之晚矣。春蘭秋菊,各擅勝場,自己的是不可替代的,人如此,文化也如此。如同易安詞中詠桂花句意,“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所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唯有自信,才不盲從。
其次要化神髓。傳統(tǒng)文化對今日的我們來說,棄其糟粕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取其精華。熏陶浸潤,如魚得水,厚積薄發(fā),根能深入葉才能茂盛。其實文化不存在絕對意義上的普世價值,畢竟是先有了人,才有文化;人有差異,文化必不相同。所以,以自家文化為精神故鄉(xiāng),是必要的,也是美好的??偸菧\嘗輒止,必難體驗到“月是故鄉(xiāng)明”。
還要能有胸懷。受光于庭戶只能見一堂,受光于天下才能照耀四方。有什么樣的高度,就有什么樣的見識。中華文化歷來都容納萬端為己用,可謂是大有胸懷。不全盤接受,不固步自封,為我所用,去蕪存精,當是正道。今天過個洋節(jié)就能導致文化的缺失,那么存亡續(xù)絕什么時候變得如此輕易和大眾化了?
最重的是,要能擔當。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有那些批判儒家百般缺陷的時間,不如修煉自身品質,讓自己與夫子一樣,以天下為己任,大廈將頹,我為獨木。義之所向,雖千萬人吾往矣。
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批評者,不因噎廢食;反對者,能樂見其成。傳承不是復古,創(chuàng)新不是破壞。不偏為中,不易曰庸,中庸者,恰到好處而已。在的時間遇到的人,就是的故事。在當今文化傳承過程,做了該做的事,就是。
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時代召喚聲起,君子當自強不息。筑夢中華,風鵬正舉,我輩須有功于后世。
3.高考滿分作文:“敢”字為先,風流再現(xiàn)(篇三)
鯤鵬一躍九萬高空,而燕雀不過蓬蒿之間。正所謂“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視野往往決定了見識,胸懷常常影響著格局。
山高入云,與其近觀,不如俯瞰;海闊接天,與其視下,不如眺遠。由此我想起北宋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其實是期許能夠放開自己的胸懷,去愛這個世界。
然而當下我們卻盛產(chǎn)“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犬儒主義者”,更多的則是“燕雀主義者”。
雖然高曉松說“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但是真實的境況卻是:詩不知遠在何方,而眼前卻只剩下了“茍且”。君不見因為座位而慨嘆“壞人變老”,因為“扶與不扶”而陷入全民集體糾結;君不見地溝油污染了多少人家的餐桌,共享單車某些人居然也在努力“私享”;君不見有人臺面反腐臺下貪腐而滿壁“輝煌”,也有因為權力離婚而不離家的“奇葩”……
我們許多人恰如一只螢火蟲,只想照亮自己,同時也以為人人都是螢火蟲。
然而生活的辯證法告訴我們:越想利益到自己,卻越會損害到自己。正如《大學》所謂“貨悖而入,亦悖而出”,又如《易經(jīng)》所言“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這一切都源于因“短視”而急功近利,正如燕雀視野的限制和心胸的偏狹,自然難以理解鯤鵬的層次和境界。
真正利己者常常是利人者,有大胸懷者亦常常是大成就者。
這種成就可以體現(xiàn)為一種成功,也可以體現(xiàn)為一種尊重。“印度的良心”阿米爾·汗無論主持訪談節(jié)目還是拍攝電影,都在為弱勢群體鼓與呼,尤其是《摔跤吧,爸爸》為他贏得了巨大聲譽;特蕾莎修女為了印度街頭瀕死之人建立“死亡之家”,將全部身心奉獻窮人,并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得到世人愛戴,正所謂“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正因為心中懷有世界,腳步才能不斷向前。
儒家經(jīng)典《大學》讓我們“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華嚴經(jīng)》主張“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因此才有摩西帶領族群跨越紅海、范仲淹憂樂天下,才有“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也因此才有今天的“中國夢”、“一帶一路”。我們雖為匹夫,然亦有責,雖不能至,至少心亦向往之。
以上三篇滿分作文:“敢”字為先,風流再現(xiàn),由邦博爾整理,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