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威遠自強中學 更新日期:2020-11-09 10:56
按國家物價局標準統(tǒng)一收費。
1991年下期至1996年上期,威遠自強中學聲名遠揚,要求來校讀書者與日俱增,但規(guī)模狹小,難以實現(xiàn)“為民解愁”的辦學宗旨和“辦成名副其實的新型的社會主義學校”的奮斗目標。1991年下期,威遠自強中學決定通過信譽擔保,先建房后分期付款的辦法興建一期建校工程。1992年上期建成3100㎡校舍,同年下期遷入新居,初步緩解了“供不應求”的矛盾。
由于教育質(zhì)量年年上個新臺階,聲名日益遠揚,供需矛盾又加劇起來,威遠自強中學采取滾動發(fā)展的方式先后起動了二期、三期建校工程,到1996年下期,校園占地15畝,校舍10000㎡左右,徹底擺脫寄人籬下之苦。
1996年下期至2004年上期,辦學規(guī)模和教育質(zhì)量進一步提高,成為威遠教育戰(zhàn)線僅次于四川省直屬重點中學的第二大支柱。1998年上期,教學班級增至18個,學生人數(shù)增至1188人,校舍又感緊張,高一年級招到4個班338人,仍不能滿足學生求學之需。適逢鄰近的電視大學搬遷,威遠自強中學將其校址全部買下,新增校舍2000多㎡。2000年又買下高壓電線下的一塊荒地200㎡,修建一座微機室。至此,校園占地18畝,自建校舍12000㎡,設有能滿足教學急需的實驗室、微機室、圖書資料室、印刷室、文娛活動室、運動場以及能滿足1500多名師生的宿舍和食堂。
2005年下期學校正式改建新校區(qū)。2006年上期,新校區(qū)落成。從此校園占地60畝,校舍30000㎡,固定資產(chǎn)3000多萬元,還為國家節(jié)約了5000多萬元教育資金,創(chuàng)建巴蜀名校的物質(zhì)條件初步具備。2007年下期教學班級已達32個,學生人數(shù)達2422人。
威遠自強中學充分運用民辦教育的靈活機制,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在黨和政府發(fā)展民辦教育的方針、政策、法規(guī)的指引下,排艱歷險,開拓創(chuàng)新,建立起了一系列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和教育規(guī)律的管理體制,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自強之路,形成了一個凝聚師生力量、感召師生心靈的自強精神,開拓了以小勝大,以弱勝強的新局面。開辦時,無資金,無校舍,無固定師資,一度被人譏為“三無學校”。招收的學生,全是公辦學校不收的“廢品”,一度被人為嗤為“落榜生的歸宿”。困難之大,可想而知。面對困難,我們毫不退縮,決定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不干則已,干則一鳴驚人。于是從提高社會效益入手帶動經(jīng)濟效益,然后以經(jīng)濟效益反促社會效益,形成良性循環(huán),滾動發(fā)展,開辟一條在毫無外援的條件下辦好學校的成功之路,展示“余熱生輝,老有所為”的風采。實踐證明,只要方向明,路子正,辦法巧,信心足,就能化險為夷,取得輝煌勝利,乃至創(chuàng)造人間奇跡。
討論猶如礪石,思想好比鋒刃,兩相砥礪將使思想更加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