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江蘇省口岸中學 更新日期:2023-06-19 15:00
江蘇省口岸中學歷年招生分數線為:656分,邦博爾小編整理的江蘇省口岸中學歷年招生分數線信息僅供參考,如有變動,以學校官方最新消息為準。
年份 |
2022 |
2021 |
2020 |
分數線 |
656 |
648 |
647 |
我校創(chuàng)辦于1926年10月,1996年被確認為江蘇省重點高級中學,1997年8月成為泰州市教育局直管學校,2001年4月,學校被評為國家級示范性高中,2003年11月轉評為江蘇省首批“四星級”高中,2004年1月學校黨總支升格為黨委,2005年1月經省教育廳批準更名為“江蘇省口岸中學”,2005年9月經教育部批準開始承辦內地新疆高中班,2007年12月學校升格為副處級單位。
學校占地面積176畝,校舍建筑面積60914. m2,生均校舍建筑面積27.7m2;學校現有綠化面積34711.1m2,綠化率達37.24%,生均綠化面積15.8m2;建有主、輔教學樓4幢,設標準教室68個,每個教室都配有空調和多媒體教學設備?,F有高中教學班45個,在籍學生2201人,其中內地新疆高中班9個,學生359人(含有13個少數民族);擁有圖書館、科技樓、多媒體電教室、演播廳、校園網、球類活動中心、校內學生宿舍樓2幢、400米標準田徑場、可容1500人就餐的學生餐廳和日常開放的學生浴室等設施,能滿足教育、教學及生活的需要。
近年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wěn)步攀升,業(yè)績突出,先后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文明學校”、“江蘇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集體”、“江蘇省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學校”、“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體育工作先進集體”等90多項省、市級以上表彰。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贊譽。
(一)“自強、厚德、求是”的校訓
“自強、厚德、求是”校訓,是學校八十多年辦學歷程中凝聚的口中精神,是幾十年來推動學校發(fā)展的不竭源泉。行政區(qū)劃的調整,讓我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難題,學校的生源范圍由過去十七個鄉(xiāng)鎮(zhèn)變成六個鄉(xiāng)鎮(zhèn)。“自強”之于口岸中學,就有著不尋常的意義。在生源、師源、財源都受影響的情況下,我們有強烈的危機感和責任感,奮發(fā)當自強。悠久的歷史,沉淀了我校優(yōu)良的美德,儒雅而寬容,自尊又厚德。有厚德之心才有厚德之行,才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去辦好人民滿意的學校,為地方百姓造福,為祖國建設輸送人才。而“求是”則兼具傳承歷史與開創(chuàng)未來的意義。“踏實做人,認真做事”是我校的傳統(tǒng)之一,不浮夸、不張揚,辛勤耕耘、默默奉獻是口中人的真實寫照。“求是”就是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遵循教育教學的規(guī)律,尋求課堂效益的最大化;遵循科學發(fā)展觀,尋求學校發(fā)展的規(guī)律,不斷提高課堂效益,提升學校辦學品位。
(二)“科學化、規(guī)范化、精致化”的管理策略
堅持“科學化、規(guī)范化、精致化”的管理理念,緊緊把握“把要求內化成習慣,把習慣升華為素質,把素質積淀成文化”的管理要義,一方面圍繞現代學校管理要求和《江蘇省中小學管理規(guī)范》,修訂完善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構建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權的規(guī)范化運行機制,提高學校管理的執(zhí)行力,另一方面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的學校文化氛圍,努力讓學校要求內化為全體師生的內在需要,成為學校管理的常態(tài)。
(三)“成人、成功、成才”的辦學理念
我們確立 “讓每一個學生成人、成功、成才”的學校辦學理念,是針對我們學校生源“金字塔式”分布現狀提出的,我們認為學校教育就是讓每一個學生都養(yǎng)成良好的品行和良好的習慣,首先要先“成人”,這是黨和人民的要求,也是所有家長的期盼。其次我們要引導每一個學生走向“成功”。針對每一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學生學業(yè)的每一點進步就是成功,我們將為每一個學生設立一個標竿和個性化“成功值”,盡最大的努力發(fā)掘學生的潛能,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讓他們享受成功的幸福,激勵他們不斷從成功走向成功。最后,作為四星級高中,我們必須努力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大批品學兼優(yōu)的人才,滿足老百姓對高等教育的追求,使學生將來能為社會作更大的貢獻。
“成人”、“成功”、“成才”不是傳統(tǒng)理解的遞進關系,讓每一個學生都“成人”,是學校教育的基本使命,是必須達成的。在“成人”的同時,學校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fā)展,就是要讓每個學生都能“成功”。但學校不可能讓每個學生都“成才”,“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成才”是一種終極追求。更何況成才本身也有不同的理解,社會中人才需求多樣性就是多元智能的最好注解。
1.優(yōu)秀教師群體正在形成。學?,F有教職工259人,其中專任教師247人,博士研究生2名,碩士研究生36名,省特級教師4名,省特級教師后備人才1名,受省級、國家級表彰的有31人次,泰州市直及以上優(yōu)秀班主任15人;擁有泰州市名教師1人,江蘇省突貢專家1人,泰州市突貢專家1人,泰州市三級骨干教師39名。40多人次獲得市級以上課堂教學比賽等級獎,其中獲省一等獎的青年教師10人,150多人次獲泰州市級以上獎勵和表彰。
2.學校教育管理日趨精致。學校始終堅持依法辦學、規(guī)范辦學、民主辦學,積極倡導“科學化、精致化、規(guī)范化”的管理策略,不斷創(chuàng)新管理思路、創(chuàng)新管理舉措、創(chuàng)新工作抓手。認真實踐“努力讓每一位學生成人、成功、成才”的辦學宗旨,積極構建“大德育”機制。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切實打造“責任課堂”,構建了科學、規(guī)范、高效、充滿活力的現代學校管理機制,學校的管理績效和水平在泰州市同類學校中名列前茅,學校的管理經驗多次在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作專題介紹?!敦熑握n堂下的有效教學研究》被江蘇省教育廳評為“2013年省教學成果獎(基礎教育類)一等獎”。
3.學校辦學特色不斷彰顯。近幾年,學校的大德育機制構建、責任課堂和新疆部民族教育的辦學特色越來越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在大德育機制構建中,學校牢固確立“育人為本,立德為先”的教育理念,著力強化師德師風建設、豐富德育活動載體和整合德育資源,實現全員、全面、全過程育人。在責任課堂建設上,在“有效”的宗旨下,通過構建智慧課堂、生態(tài)課堂和責任課堂,積極探索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規(guī)律,初步構建了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和評價機制。在民族教育建設上,學校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辦好新疆部,通過實施優(yōu)化資源配置、優(yōu)先教師選拔和強化教育教學責任?!秲鹊匦陆咧邪嗝褡鍒F結教育實踐研究》的成果被江蘇省教育廳評為“2013年省教學成果獎(基礎教育類)特等獎”。 學校民族團結教育的亮點不斷凸顯,國家、省市各級媒體對我校新疆班的辦班經驗和成績進行過多次報道和推廣。
4.教學質量及美譽度不斷提升。學校有八十多年的辦學歷史和優(yōu)良的文化傳統(tǒng),特別是近幾年,全體口中人秉承自強不息、創(chuàng)新開拓的精神,不斷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思路,打造優(yōu)秀教師群體,全力推進責任課堂建設,不斷提升新課程實施水平,努力凸現新疆班教育教學的亮點,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攀升,美譽度不斷提高,《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教育文摘周報》、《江蘇教育報》、《新華日報》、泰州電視臺、《泰州日報》、《泰州晚報》等國家、省、市媒體先后多次報道或專題推介我校的教育教學管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