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3-12-21 10:00
近年來物理電子學專業(yè)受到大家的熱捧,報讀的同學每年增多,那么開設有物理電子學專業(yè)的大學有哪些呢?邦博爾招生網(wǎng)小編整理了物理電子學專業(yè)大學排名一覽表,具體如下: 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東南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天津大學、吉林大學、南京郵電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北工業(yè)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以下內(nèi)容由邦博爾招生網(wǎng)整理,僅供參考,請以學校官方的最新信息為準 。
排名 | 學校名稱 | 評估結果 |
1 | 電子科技大學 | A+ |
2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A+ |
3 | 北京大學 | A |
4 | 清華大學 | A |
5 | 東南大學 | A |
6 | 北京郵電大學 | A- |
7 | 復旦大學 | A- |
8 | 上海交通大學 | A- |
9 | 南京大學 | A- |
10 | 浙江大學 | A- |
11 | 西安交通大學 | A- |
1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B+ |
13 | 北京理工大學 | B+ |
14 | 天津大學 | B+ |
15 | 吉林大學 | B+ |
16 | 南京郵電大學 | B+ |
17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B+ |
18 | 華中科技大學 | B+ |
19 | 西北工業(yè)大學 | B+ |
20 | 國防科技大學 | B+ |
21 | 空軍工程大學 | B+ |
22 | 北京工業(yè)大學 | B |
23 | 南開大學 | B |
24 |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 B |
25 | 華東師范大學 | B |
26 | 南京理工大學 | B |
27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B |
28 | 廈門大學 | B |
29 | 武漢大學 | B |
30 | 中山大學 | B |
31 | 華南理工大學 | B |
32 | 北京交通大學 | B- |
33 | 大連理工大學 | B- |
34 | 安徽大學 | B- |
35 | 合肥工業(yè)大學 | B- |
36 | 福州大學 | B- |
37 | 山東大學 | B- |
38 | 湖南大學 | B- |
39 | 重慶大學 | B- |
40 | 西南交通大學 | B- |
41 | 西安理工大學 | B- |
42 | 解放軍理工大學 | B- |
43 | 中國傳媒大學 | C+ |
44 | 河北工業(yè)大學 | C+ |
45 | 太原理工大學 | C+ |
46 | 長春理工大學 | C+ |
47 | 黑龍江大學 | C+ |
48 | 燕山大學 | C+ |
49 | 上海大學 | C+ |
50 | 中南大學 | C+ |
51 | 重慶郵電大學 | C+ |
52 | 蘭州大學 | C+ |
53 |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 C+ |
54 | 天津工業(yè)大學 | C |
55 | 天津理工大學 | C |
56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C |
57 | 湖北大學 | C |
58 | 長沙理工大學 | C |
59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C |
60 | 四川大學 | C |
61 | 貴州大學 | C |
62 | 西安郵電大學 | C |
63 | 海軍航空工程學院 | C |
64 | 北方工業(yè)大學 | C- |
65 | 河北大學 | C- |
66 | 華北電力大學 | C- |
67 | 中北大學 | C- |
68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C- |
69 | 蘇州大學 | C- |
70 | 中國計量大學 | C- |
71 | 鄭州大學 | C- |
72 | 武漢理工大學 | C- |
73 | 深圳大學 | C- |
74 | 西北大學 | C- |
物理電子學專業(yè)是物理學和電子學相結合的交叉學科,主要研究粒子物理,等離子體物理,光物理等物理前沿對電子工程和信息科學的概念和方法產(chǎn)生的影響,及由此而形成新的電子學的新領域和新的生長點。物理電子學同時也針對現(xiàn)代大型科學實驗和新興物理學科發(fā)展中提出的在強輻射照、低信噪比、高通道密度等極端條件下,處理小時間尺度信號技術和有關信號采集和信息處理的基礎課題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
物理電子學同時也針對現(xiàn)代大型科學實驗和新興物理學科發(fā)展中提出的在強輻射照、低信噪比、高通道密度等極端條件下,處理小時間尺度信號技術和有關信號采集和信息處理的基礎課題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
在信息時代和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今天,三大科學研究領域之一的信息科學始終與前沿科技密切相關。其中電子科學與技術是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礎,自然在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下倍感壓力,需要不斷進步和發(fā)展才能追趕上時代的變革。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yè)在現(xiàn)代科技領域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其應用領域已經(jīng)遍及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無論從哪方面來看此專業(yè)的就業(yè)前景都十分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