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湘潭大學 更新日期:2023-08-25 15:33
2023年,湘潭大學最新排名:湘潭大學全國排名第132位,僅次于南京郵電大學;湖南省內(nèi)排行第5名,僅次于湖南師范大學;全國綜合類高校排名第50名,僅次于南京郵電大學。
以下為“軟科”、“校友會”、“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評級機構(gòu)發(fā)布的:湘潭大學歷年排名榜,僅供參考!
1. 湘潭大學全國排名歷年表(軟科版)
按軟科排名版大學排行榜看,湘潭大學2022年全國排名第106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2022 | 106 | 湘潭大學 | 湖南 湘潭市 | 綜合 | 國重點,保研,雙一流 |
2021 | 101 | 湘潭大學 | 湖南 湘潭市 | 綜合 | 國重點,保研,雙一流 |
2020 | 103 | 湘潭大學 | 湖南 湘潭市 | 綜合 | 國重點,保研,雙一流 |
2. 湘潭大學全國排名歷年表(校友會版)
按艾瑞深中國校友會大學排行榜公布的數(shù)據(jù)看,湘潭大學2022年全國排名第98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2022 | 98 | 湘潭大學 | 湖南 湘潭市 | 綜合 | 國重點,保研,雙一流 |
2021 | 107 | 湘潭大學 | 湖南 湘潭市 | 綜合 | 國重點,保研,雙一流 |
2020 | 119 | 湘潭大學 | 湖南 湘潭市 | 綜合 | 國重點,保研,雙一流 |
3. 湘潭大學全國排名歷年表(U.S.News版)
按USNews中國大學排行榜看,湘潭大學2022年全國排名第106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2022 | 106 | 湘潭大學 | 湖南 湘潭市 | 綜合 | 國重點,保研,雙一流 |
2021 | 95 | 湘潭大學 | 湖南 湘潭市 | 綜合 | 國重點,保研,雙一流 |
2020 | 100 | 湘潭大學 | 湖南 湘潭市 | 綜合 | 國重點,保研,雙一流 |
在湖南省內(nèi)高校排名:湘潭大學排在長沙理工大學之上,僅次于湖南師范大學,排第5位。
省內(nèi)排名 | 院校名稱 | 類型 | 所在地 | 級別 | 性質(zhì) |
4 | 湖南師范大學 | 師范 | 湖南 長沙市 | 211,國重點,保研,雙一流 | 公辦 |
5 | 湘潭大學 | 綜合 | 湖南 湘潭市 | 國重點,保研,雙一流 | 公辦 |
6 | 長沙理工大學 | 理工 | 湖南 長沙市 | 省重點,保研 | 公辦 |
在綜合類高校排行中:湘潭大學僅次于南京郵電大學,排名第50位,排在上海紐約大學之上。
綜合類排名 | 院校名稱 | 所在地 | 級別 | 性質(zhì) |
49 | 南京郵電大學 | 江蘇 南京市 | 省重點,保研,雙一流 | 公辦 |
50 | 湘潭大學 | 湖南 湘潭市 | 國重點,保研,雙一流 | 公辦 |
51 | 上海紐約大學 | 上海 浦東新區(qū) | 省重點 | 港澳/其他 |
湘潭大學簡稱“湘大”,是一代偉人毛澤東同志親自倡辦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學校創(chuàng)辦于1958年,同年9月10日,毛澤東同志親筆題寫“湘潭大學”校名,并親切囑托“一定要把湘潭大學辦好”。1974年,鄧小平、李先念等中央領導同志批準湘潭大學復校。1978年,學校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16所文理工綜合性重點大學之一。1981年,學校成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權(quán)單位。復校以來,華國鋒、江澤民、李鵬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對學校的建設發(fā)展給予了高度重視與親切關懷。2018年9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作出重要批示,希望湘潭大學扎根偉人故里,努力把學校辦得更好、更有特色。2022年2月,學校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學校設有研究生院和23個學院、教學部,學科覆蓋文、史、哲、理、工、經(jīng)、管、法、藝等9大門類,數(shù)學學科是世界一流建設學科,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數(shù)學等4個學科的ESI排名進入全球大學和科研機構(gòu)前1%,7個學科進入2021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現(xiàn)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5個湖南省國內(nèi)一流建設學科,10個湖南省國內(nèi)一流培育學科,4個國防特色學科;有1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9個碩士專業(yè)學位類別,1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2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yè)11個,國家級專業(yè)綜合改革試點專業(yè)1個,10個專業(yè)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
學校近年來國家級項目立項成績突出,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數(shù)位居全國高校前26名左右;社科論文人大復印資料轉(zhuǎn)載量和綜合指數(shù)進入全國高校前3%;7個智庫入選中國智庫索引名單(CTTI)。科研成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科技進步獎、教育部高等學??茖W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湖南省科學技術獎、湖南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等部省級以上獎勵120余項。建有院士工作站、創(chuàng)新研究院等高層次產(chǎn)學研基地,近五年簽訂產(chǎn)學研合作項目1600余項,授權(quán)專利235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