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一中是一所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省示范性家長學校,學校學校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全面發(fā)展”的辦學理念,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近年來,學校深化改革與創(chuàng)新,確保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穩(wěn)中求升,學校成功創(chuàng)建了湖南省示范性家長學校,順利通過了學業(yè)水平考試考查科目實施情況的省級驗收,學校在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督導評估工作中被省教育廳評為優(yōu)秀。學校先后榮獲“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宣傳工作先進集體”“全國英語校園文化特色獎”“湖南省芙蓉標兵崗”“湖南省食品安全示范性學校”“第三屆湖南省基礎教育成果獎二等獎”“郴州市省示范性普高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優(yōu)秀質量壹等獎”等榮譽稱號,2016年度被評“郴州市優(yōu)秀學校”,2016年度榮獲郴州市教育教學質量管理“優(yōu)勝獎”,2015年、2016年學校領導班子被評為優(yōu)秀領導班子。
一、情況簡介
目前,學校擁有教學班61個共計學生4387人,校園面積10.07萬余平方米,建筑面積4.51萬余平方米,有264名專職教師。目前學校有64間教室,其中只有50間教室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學校目前擁有寄宿生床位3100張,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各4間,生物實驗室2間,各種實驗室的儀器設備數量均沒有達到省定目錄配置標準。
學校致力于教師隊伍的建設,全力實施“名師工程”,培養(yǎng)了一支師德高尚、業(yè)務精湛、素質較好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師隊伍。在在編在崗教職工303名,省級骨干教師16人,市級骨干教師20人,特級教師3人,碩士研究生2人。
二、教學理念
1、抓認識,更新質量目標觀念
學校就素質教育而言,提出了做精優(yōu)秀生,做強中等生,穩(wěn)定學困生的理念,增強教師面向全體學生和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認識。在高考目標制定上,學校提出多元化高考目標:一是確保優(yōu)秀學生能夠沖擊全國名校;二是確保每年高考二本以上上線人數在全市省級示范性高中的排名穩(wěn)中有升;三是確保每年高考的總上線率有所提高。為了落實這些目標,制定實施了汝城一中“水木未名”工程、“邊緣生輔導”工程、“特長生培養(yǎng)”工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效果明顯。全市理科前10名中,我校有4名,前11名中有5名,前13名中有6名,我校共有67名考生被全國“985”、“211”重點大學錄取,其中朱云飛同學以689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朱博韜同學以675分的成績,被北京大學錄取;我校蔣凱帆、何友波、何理揚、朱耀宇等優(yōu)秀學子們分別被復旦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名校錄取,兌現了“低分進高分出,高分進高興出”的社會承諾,創(chuàng)響了汝城“理學名城,一流教育”品牌。今年11月27日,清華大學授予我校“生源中學”牌匾。
2、抓三年,夯實基礎提升能力
高考的輝煌,不是高三一年鑄就的,而是高中三年拼搏奮斗的結晶?;谶@種認識,我們從高一開始,即進入角色,把每一天,每一年,都當作高中教育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一刻都不放松。高一是基礎,重在夯實基礎,和諧發(fā)展;高二是提升,重在凸顯優(yōu)勢,自我發(fā)展;高三是沖刺,重在超越目標,超常發(fā)展。高一、高二注重學生素質評價和學習能力評價,高三側重學生的成績評價。各年級各班都建立了學生成長檔案,從而使每科教師對每個學生成績的變動、思想的變化有一個動態(tài)的全面的了解。每個年級、每個學科的發(fā)展都抓得步步為營、有條不紊。
3、抓課堂,提高教育教學效率
優(yōu)化課堂教學是提高復習效率的根本保證。高三復習的任務是查漏補缺,夯實“三基”,提高能力,促進學生發(fā)展。優(yōu)化課堂教學則是完成高三復習根本途徑。我們要求高三教師必須遵守復習的六個基本原則:一是基礎性原則;二是系統(tǒng)性原則;三是針對性原則(所謂針對性是指①針對大綱和考試說明的要求;②針對學生學習中薄弱環(huán)節(jié);③針對重點、難點;④針對高考的熱點;⑤針對考試中心的命題信息);四是精選性原則,復習課中例題的選擇,習題的配備必須精心設計。要活用資料,不要照搬資料,并針對學生的實際和大綱、考綱的要求,精選題目;五是主體性原則,在復習課中,教師只是學生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為主導者;六是指導性原則,各科教師要根據學科特點,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和復習方法的指導。這樣保證了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大大提高復習效率。
4、抓巡查,確保質量穩(wěn)步提高
我校制定了《汝城一中課堂巡課實施方案》,開展日常課堂巡課工作,巡查任課教師的出勤情況、教學狀態(tài)、課堂秩序以及學生出勤情況、學生上課狀態(tài)等,發(fā)現課堂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與教師交換意見,及時整改,促進教學質量穩(wěn)步提升,實現教風學風的良性循環(huán),有效促進了學校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目前,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和中層干部全部深入第一線,聽課評課,服務教學,密切聯系教師和學生,及時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5、抓邊緣,壯大高考基本隊伍
教育教學的最大效益是促使全體學生得到發(fā)展,為此,我們盡可能擴大關注層面,在組織復習時,關注全體學生,重點又放在了成績相對不是很理想的邊緣生身上,并根據層面不同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方案,實施不同的教學。全體高三教師根據年級組制定的定人員、定方案、定時間、定內容、定地點的邊緣生輔導“五定”方案,主動與輔導對象聯系,不辭辛苦,不計報酬,加班加點,自覺利用晚自習和課余時間進行個別輔導,及時解決邊緣生在學習中碰到的難題,取得了良好的復習效果,為壯大高考二本上線隊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今年我校二本以上上線率首次突破百分之五十,創(chuàng)汝城一中高考歷史新高。
6、抓師訓,打造精良教師隊伍
在教師隊伍建設的組織管理中,我們形成了“專家指導引領,培訓人人參加,骨干集體帶頭,專題論壇交流,小組集體研討,校本研究提升,個人實踐反思”的教師培訓模式。一是通過采取教育名家大講堂、教學設計微課、同課異構、青年教師培養(yǎng)“青藍”工程、教學比武、設立名師工作室等措施,讓教師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和業(yè)務能力;二是通過建立教師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從教師工作能力、教學成績、學生評教、教師互評、業(yè)務考試等方面對每位任課教師進行綜合評價,實行優(yōu)勝劣汰;三是通過堅持開放辦學,積極開展教研教改交流活動,在交流中實現了共贏,提高自己。組織教師參加高效課堂教學校本培訓,外派教師參加省市教育科研部門組織的新課改教學研討會、教學觀摩活動和教學比武活動,組織部分骨干教師和中層干部到瀏陽一中、鄲城一中等十幾所學校開展聽課交流活動。我校教師編寫的《高考考試心理與方法指導》《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復習教學案》等8種校本教材被市教育局評為優(yōu)秀校本教材一等獎。為使教研活動制度化、上品位,學校組織“教師論壇”“專家講座”等活動,將學校的教研活動推向一個更深、更高的層次。
7、抓文化,營造和諧高考環(huán)境
爭取大環(huán)境,優(yōu)化小環(huán)境,走內涵發(fā)展的道路,是汝城一中辦學的重要思路之一。就大環(huán)境而言,縣委、縣政府站在科教興縣的高度,舉全縣之力,促進汝城一中的建設和發(fā)展,化解了一中的大部分債務,修訂了《汝城縣普通高中經費管理辦法》;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經常深入學校了解教育教學情況,解決實際問題;縣內各職能部門實施部門檢查準入制度,維護學校合法權益,為汝城一中的發(fā)展真正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就小環(huán)境而言,學校確立了領導就是服務的意識。突出兩個主體:一是學校工作突出“教學”這個主體,各部門要優(yōu)先服務好教育教學;二是高三工作突出“學生”這一主體,教學中教師的主導必須切實作用于學生、服務于學生,并成為備考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一直以來,學校把財力和精力向高三傾斜,既注重過程獎,又重視結果獎。在郴州市高三四次質量監(jiān)測中,獎勵教師和學生30余萬元,每屆用于高三的高考獎達到70萬至100萬元。每學期期中考試后,表彰獎勵一批“學習標兵、學習之星、進步之星、文明之星”,對期末考試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學生獎勵1000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校小環(huán)境的優(yōu)化,為教師工作和學生學習創(chuàng)造了舒心、愉悅、和諧、高效的氛圍。